歼-16双机鏖战隐身强敌,领海空域再铸钢铁长城
2023年某日,我国南部海域空域警报骤响。两架外军隐身战机意图侵入我领海线,我空军两架歼-16战机紧急升空拦截。在激烈空中格斗中,歼-16飞行员凭借精湛技艺与装备优势,多次锁定目标,最终将外机成功驱离。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峙,成为我军捍卫领海主权的又一经典战例。
一、技术破局:隐身神话在国产雷达前失效
“正面锁定”击穿隐身底牌
资料明确显示,歼-16与隐身战机在“第一次交汇”时就实现了正面锁定(资料1、5)。这直接证明:外军隐身战机(综合各资料分析为F-35C)引以为傲的“正向隐身能力”,在歼-16搭载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面前已非绝对屏障(资料1、2)。专家指出,隐身战机并非全频段、全距离隐形,当进入中近距离格斗范围,大功率雷达可有效捕捉其踪迹(资料2)。
代差优势的实战验证
此次对抗被形容为“雷达代差大于隐身的又一例证”(资料1)。歼-16作为国产尖端重型战机,融合了“源自冷战时代的顶级气动外形”与“中国自己世界第一的航电跟雷达”(资料1),其作为“PL系列导弹载体”的优异性能得到实战检验。资料3强调,F-35作为“亚音速大迎角机动性”见长的攻击机,其格斗短板在对抗中暴露无遗。
二、战术复盘:智勇双全的空中博弈
长机决策失误酿成被动
根据资料4描述的战术细节,外军长机犯下致命错误:在首次交错后未及时转向,反而“非常自信”地继续前冲试图逼近我领海线。这给了歼-16长机绝佳反击窗口——战机“直接拉起做了个殷麦曼(半筋斗翻转)机动”,瞬间完成180度转向并占据尾后攻击位(资料4)。这一机动高效利用了歼-16的卓越能量机动特性。
僚机偷袭反陷绝境
当外军长机被咬尾后,其僚机试图从侧后方偷袭我长机。然而,我歼-16僚机早有防备,资料4明确指出“僚机直接锁了(偷袭者)”。更令外军难堪的是,资料4提到“(我长机)甚至没管后面那个”继续追击对方长机,展现出对战友的绝对信任与战场态势的高度掌控。最终,两架外机均被持续锁定,彻底丧失战术主动权。
三、战略深意:体系支撑下的底气与警示
装备与人员的双重胜利
此役不仅是歼-16平台性能的胜利,更是我军飞行员“精湛技艺和血性胆气”的集中体现(资料5)。资料1生动比喻歼-16如同“放了盐的冰镇西瓜”——先进气动平台与国产顶尖航电/雷达的完美结合,使飞行员能“越吃越爽”,在对抗中游刃有余。
打破舆论模糊的明确宣示
资料5敏锐指出,此次报道首次直接点明对手为“隐身战机”,具有重大策略意义。以往使用“外机”的模糊表述,常被外媒曲解或否认。如今明确点破隐身战机身份(尤其指向F-35),既是对我军战果的自信宣示,也堵住了“三自民(注:代指某些西方舆论)狡辩空间”(资料5),迫使对手“只能装死”。
这场发生在祖国南疆上空的较量,以铁一般的事实宣告:任何企图侵犯中国领空的隐身利刃,在国产战机的火眼金睛与飞行员的钢铁意志面前,终将原形毕露。歼-16的双重锁定,锁住的是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底线,驱离的是霸权主义的危险试探。它深刻印证——决胜空天的关键,不仅在于隐身涂层的厚度,更在于雷达穿透迷雾的锐利、导弹雷霆万钧的锋芒,以及飞行员胸膛中那颗为祖国而战的赤子之心。万里长空,有他们在,山河无恙。
责任编辑:陈琰 SN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