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从没心没肺的无知无畏,变成了瞻前顾后的畏畏缩缩,从坚信自己的不平凡,到自我安慰:算了吧,我也就是个普通人。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学会了掩饰隐藏,更学会喜怒不形于色,自我鞭策与默默消化。
别人的错误,我们担着,表面上还装着云淡风轻的样子,其实心里面已经波涛汹涌。
却忘了,即使成年再久,懂事再多,也是可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。
想尽情痛哭,就痛哭一场,不必怕暴露脆弱。只要记得擦干眼泪后,一切又是崭新的开始。
宽容,不仅仅是对别人,更需要对自己。
总是在为过去的事情后悔,反复回味每一个难堪、不安、错误的细节。
哪怕事情已经过去许久,但心里还是时不时会想:“要是当初我不这么做就好了”“要是我当初换一个选择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”。
这种不断咀嚼过去痛苦、遗憾的思维习惯,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“反刍”。
它和反省不同的是,适度的反省可以让我们保持内在清醒,而后快速提升自己。
但过度的反刍却是一种严苛的自我谴责,让人不断沉溺在后悔、内耗的泥潭里。同时也把解决问题的能量,全部都消磨在自我攻击上。
时间久了,不仅阻碍问题解决,自我价值感也会越来越低。
遗憾是人生的常态。与其用过去的自己折磨现在的自己,不如试着放下。